盛世德才資深獵頭顧問分享:
當有人問郁亮,他與王石的區別,是不是王石身上有更多的理性主義情結,而他更為務實?郁亮辯解說,自己不想被簡單地貼上標簽。
在我看來,郁亮也挺理想主義的,因為他提到了馬克斯·韋伯,提到萬科是國內少有的很“西方化”的公司。
這種西方化的表現是,制度建設已經滲入萬科的骨髓。與萬科人的接觸可以感知到這一點,不論是王石的不行賄、假定善意,還是郁亮的健康豐盛觀,都已經表現在萬科員工的言行中。
在萬科20多年的發展過程中,有人將王石對萬科的重要性,喻為喬布斯對蘋果的重要性。但郁亮說,如果萬科走到了像喬布斯之于蘋果一樣的話,那將是萬科和王石的失敗。萬科靠的是團隊和制度,不是靠單個人。
一家公司如此,一個行業更需要制度建設。郁亮認為,商品房與保障房的雙軌制必須區分清楚,哪些人是通過市場自己解決,哪些人群需要政府照顧安排解決,需要政府保障的這部分又哪些是通過經適房、安居房完成,哪些是通過租賃完成,但這些不同人群的進入和退出機制,現在基本缺失。房地產市場需要重新再設計。
對于企業參與建設保障房,現在也沒有一個好的模式,萬科在廣州的萬匯樓公租房試驗,郁亮稱要57年才能收回成本。配合政府做保障房,正常利潤是3%-5%,但如果由政府提供的購房名單晚了6個月,那么被推遲6個月交房的成本利息是多少?又比如,政府的財政撥款沒有及時到位怎么辦?等等,這些問題都不是很清楚。
郁亮認為,樓市調控的最主要目的,是讓更多的人有房子住,而不是更多人買房子或者是房價高低的問題。如果保障房建多了,更多人有房子住了,那么房價問題基本上就解決很大一塊了。他擔心,如果沒有制度的建設跟進,大力推進的保障房最后可能會變成一筆浪費。
此外,有關房地產市場供求調節制度,郁亮認為,如果能像香港那樣,政府透明公示市場上當年有多少套房銷售,而不是用90/70這樣的政策硬性框定,市場狀況應該會好許多。又如,郁亮說,因為地下車庫規定了停車費,使得開發商沒有意愿多建幾層車庫,其實往下多挖兩層還是可以的。
缺乏長期性的制度建設,令市場化的房企泄氣到“漸漸安樂死”,這是陽光100董事長易小迪的話。郁亮也認為,頻繁的政策和行政手段調控使得各家公司無法制定長期的發展戰略,只能走一步看一步。所以萬科寧愿把調控看成長期的來應對。他感慨說,即使諸多調控,房地產業現在的時光,也依然好過制造業等。如果有更好的制度設計,這個行業還有很多好時光。
這恐怕是當前所有遵守自由市場化原則的房地產企業的無奈;蛟S不止房地產業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