盛世德才高級獵頭顧問分享:
盡管Dan Ariely的職業是一名經濟學家,但他本質上是一名實用主義者。這位杜克大學的教授是暢銷著作的作者,他通過實際應用和行為實驗將自己的理論呈現給大眾。他認為,非理性幾乎是始終存在的。關于這個主題,Ariely已經出版兩本著作:《非理性的好處》(The Upside of Irrationality)1和《可預測的非理性》(Predictably Irrational)2。最近,就哪些行為有助于公司更好地進行決策,他與麥肯錫巴黎分公司資深董事Olivier Sibony分享了心得見解。
何時相信自己的直覺
《麥肯錫季刊》(以下簡稱《季刊》):高管應該怎么判定,在什么情況下,應該相信自己的直覺或內心的感受;而又在什么情況下,應該冷靜下來想一想?
Dan Ariely:有一種方法:想象一下,你在足球場上,控制著球,你踢了一腳。踢球的時候,你閉上眼睛,踢完之后,睜開眼,預測球會落在哪里。想象一下,當你踢上一千次之后,你就能非常確切地把握踢球動作和球的落點之間的關系。當我們擁有豐富的經驗,而且每次的結果都非常明確時,類似這樣的情況下,人的直覺是很準確的。
這就是一個學習的過程,對吧?我們都很擅長學習。但是,想象一下另一個場景:你閉上眼睛踢球,然后有人把球撿起來帶到離落點50英尺遠或左或右的任意地方。然后問問你自己,你能很好地預測球最終會落在哪里嗎?答案必然是:極其困難。
只要加入了隨機因素,預測水平就會立刻下滑。高管們所面臨的情況包含眾多隨機因素。當然,這里所說的隨機因素并不是有人真的去移動他們踢出的球,而是有很多他們無法控制的隨機因素——這些因素由競爭對手控制,甚至還有天氣。有很多事是超出他們考慮范圍的。在這種情況下,人們就不能很好地預測會發生什么情況。我認為,這就是為什么我們要使用實驗這個最重要的管理工具。事實上,我們并沒有充分利用這個工具。我可以利用直覺,利用數據來告訴自己可能會發生什么,但是,不那么有把握,或者,我可以實施某項措施,做個實驗。很多公司并不常做實驗,對此,我感到很困惑。
非理性的好處
《季刊》:很多人問我們,一貫能做出理性決策是否總是好事。情緒在決策中就沒有一席之地嗎?在您看來,在商業決策中,有那么點非理性思考是否有它的作用?
Dan Ariely:你知道信任游戲嗎?信任游戲有A和B兩個參與方。A得到100美元,然后,他有兩個選擇:他可以拿錢回家,也可以把錢給B。
如果把錢給B,錢就會翻兩番,變成400美元。B也有兩個選擇:他可以把200美元還給A,也可以帶著400美元回家。如果你是A而且認為B是個非常理性的人,你就會說:“我不會給他錢,如果給他,他就會帶著錢回家了。”
但是,事實情況并非如此,很多人會選擇給錢。很多扮演A的人會把錢給B,而且B往往會把錢還回來。在這種情況下,人們就是非理性的,但這是好事,不是嗎?信任在社會中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。如果你是CEO,卻不信任跟你打交道的人,后果將不堪設想。
這個游戲還有第二部分:想象一下,你是A,把100美元給了B,B卻決定帶著錢回家。有人過來對你說:“很遺憾,B決定帶走你的錢,但是,我可以給你一個選擇,如果你從自己的賬戶里拿錢出來給我,那么,不管你給我多少錢,我都會找到B,從他那里給你拿回雙倍的錢。”你可以問問自己,你是否愿意花自己的錢,給B造成雙倍的損失?
《季刊》:這純粹就是報復。
Dan Ariely:對,就是報復。你怎么看呢?
《季刊》:嗯,我愿意。
Dan Ariely:那我們就有了兩種本能。信任和報復。兩者都是不理性的,但它們都很有用處。而且,報復這種本能在商業世界里起了很大作用。有很多絕佳的例子表明,如果人們對合作伙伴或客戶感到極度惱火,他們就會進行報復,在這個過程中,他們往往干勁十足,從而取得非常杰出的成就。
所以,我不認為理性是什么黃金標準。我們需要考慮怎樣才能造就最好的架構、激勵和動力,理性并不總會產生這樣的效果。事實上,你可以想一想,如果你所生活的地方,每個人都非常理性,每個人都在算計自己能撈到什么好處:我要付出什么,我能得到什么,對我有什么好處。那么,還會有多少人去工作呢?又有多少人會投機取巧,貪天之功為己有呢?這個世界就絕對不會是你想要生活的地方,事實上,我認為,企業應該理解員工和客戶的非理性因素,并把這種非理性納入考慮范圍。
內部激勵
《季刊》:激勵——公司一般不怎么愿意實驗如何通過不同方式激勵員工。事實上,我們做了很多這方面的研究。
Dan Ariely:人們并不是只關心錢。我們還關心競爭和成就,我們關心自我實現、友誼和責任,我們關心各種各樣的事情。 |